【小班音乐活动舞蹈《我的身体》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班音乐活动舞蹈《我的身体》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音乐和舞蹈,帮助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头、手、脚、腰等。
2. 技能目标: 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做出相应的动作,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准备:
- 音乐《我的身体》(可选择轻快、富有节奏感的儿歌)
- 身体部位图片或卡片(如头、手、脚、腿等)
- 空间宽敞、安全的活动场地
- 小镜子若干(用于幼儿观察自己的动作)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轻松愉快的语气与幼儿互动,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身上有哪些地方可以动吗?”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身体的部位,如“头”、“手”、“脚”等。随后出示身体部位的图片,带领幼儿一起念出名称。
2. 学习歌曲(5分钟):
播放音乐《我的身体》,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教师边听音乐边做简单的动作,如拍手、点头、转圈等,鼓励幼儿模仿。
3. 舞蹈学习(10分钟):
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设计简单易学的动作,如:
- “头儿摇一摇”——左右摆头
- “手儿拍一拍”——双手拍腿或拍手
- “脚儿踏一踏”——原地踏步
- “腰儿扭一扭”——左右扭动腰部
教师逐句讲解并示范动作,幼儿跟随练习。过程中注意节奏感,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4. 合作表演(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展示自己编排的动作组合。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身体部位和动作,提问:“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动作?你最喜欢哪一个?”鼓励幼儿分享感受。最后,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五、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身体部位拼图或贴纸,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知识。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加深对身体部位的认识。
六、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动作完成情况以及语言表达,评估其对身体部位的认知和音乐节奏的掌握程度。同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七、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因动作过大而摔倒。
- 对于动作较慢或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个别指导和鼓励。
- 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幼儿注意力集中。
八、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舞蹈活动以“我的身体”为主题,结合音乐与肢体动作,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增强了他们的身体感知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入更多互动元素,如角色扮演或情境创设,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