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堆雪人的教案】一、活动名称:
《快乐堆雪人》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雪人的基本结构,激发他们对冬季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3.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分享与交流,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塑料桶、树枝、纽扣、胡萝卜、毛线帽、围巾等装饰物品。
2. 环境布置:模拟雪地场景(可用白色纸张或泡沫板铺地)。
3. 教师准备:提前讲解雪人的组成及制作方法,确保安全。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真实的雪人形象,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见过雪人吗?它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活动讲解(5分钟)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雪人的组成部分:圆圆的身体、帽子、眼睛、鼻子、手臂等,并示范如何用塑料桶做雪人的身体。
3. 实践操作(20分钟)
- 幼儿分组进行堆雪人活动,每组4—5人。
- 教师协助幼儿将“雪”(可用棉花、泡沫球或白色纸团)堆成雪人的身体和头部。
- 幼儿利用提供的材料为雪人添加装饰,如用树枝做手臂,用纽扣当眼睛,胡萝卜当鼻子等。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互相帮助。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各组幼儿轮流介绍自己小组的雪人,说说他们的创意和设计思路。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提问:“今天我们做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部分?”引导幼儿表达感受,并提醒他们在生活中注意保暖,爱护环境。
五、活动延伸:
1. 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雪人。
2. 在语言区投放关于冬天的绘本,丰富幼儿对季节的认识。
六、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尊重每个孩子的作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不仅让幼儿掌握了堆雪人的基本方法,还增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结合更多季节主题内容,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适合3—4岁小班幼儿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