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歌教案大班音乐教案】一、活动名称:
《颠倒歌》——大班音乐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颠倒歌》,初步了解歌曲的趣味性和语言的反差特点,感受歌词中“颠倒”的幽默感。
2. 技能目标:能跟随音乐节奏演唱歌曲,尝试用夸张、生动的语气表现歌词内容。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 音乐素材:《颠倒歌》音频或视频
- 图片或道具:如“倒着走路的小人”、“天上飞的鱼”等形象化图片
- 音乐播放设备
- 小乐器(如铃鼓、沙锤等)供幼儿伴奏使用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几张有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画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引导幼儿说出“奇怪”、“不对劲”等词语,自然引出“颠倒”的概念。
2. 欣赏与感知(8分钟)
播放《颠倒歌》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听到的内容,激发兴趣。
3. 理解与学习(10分钟)
再次播放歌曲,教师配合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分句教唱,注意引导幼儿用有趣、夸张的语气来表达歌词。
可以加入肢体动作,如“倒着走”、“尾巴朝上”等,增强趣味性。
4. 互动与创编(10分钟)
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创编一些“颠倒”的句子,如:“小猫会游泳”、“太阳从西边升起来”。
幼儿分组进行创编,并轮流表演,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5. 巩固与拓展(7分钟)
幼儿集体演唱《颠倒歌》,教师可加入打击乐伴奏,增强节奏感。
组织“颠倒猜猜看”小游戏,教师说一句颠倒的话,幼儿抢答是否正确,提升语言反应能力。
6. 小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几个“颠倒”的句子,下次分享。
五、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颠倒乐园”,提供相关图片、道具,供幼儿自由探索和表演。
- 结合语言活动,开展“奇妙的世界”主题,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歌曲内容,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发展,同时关注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和支持。
注:本文为原创教学设计,内容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适合用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活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