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中医舌诊、脉诊歌诀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医舌诊、脉诊歌诀,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09:21:55

在中医的博大精深中,舌诊与脉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古人将这两项经验总结为口诀,便于记忆和传承。这些歌诀虽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智慧,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一、舌诊歌诀

舌为心之苗,苔为胃之镜。

望舌察五脏,辨证有依据。

淡红润泽为常色,红绛多热白多寒。

舌质紫暗血瘀证,舌体胖大水湿缠。

舌尖主心火旺,舌中属脾胃病。

舌根属肾阴虚,舌边肝胆气滞生。

薄苔为表病初起,厚苔多因内热重。

苔白如积粉者,湿浊内蕴莫轻松。

若见裂纹如地图,津液亏虚须调养。

舌面光如镜者,胃阴枯竭命将倾。

舌形肿胀痰湿盛,舌体瘦削阴虚成。

二、脉诊歌诀

脉象分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各不同。

浮脉主表邪外袭,沉脉里病藏于中。

迟脉阳气不足,数脉阴虚火升腾。

虚脉气血皆亏,实脉邪盛正不穷。

滑脉多主痰湿盛,涩脉血少气滞行。

弦脉肝气郁结,紧脉寒邪束经筋。

洪脉阳盛热炽,细脉阴虚血少真。

诊脉要诀在于三部九候,寸关尺定上下中。

左寸心神右寸肺,左关肝胆右关脾。

沉取有力为实证,浮取无力是虚症。

三、舌脉合参,辨证施治

舌诊与脉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舌为外候,脉为内应,二者结合方能明辨病机。

如舌红苔黄而脉数,多属里热证;

舌淡苔白而脉迟,多为里寒证。

临证之时,医者当细心观察,结合病史、症状,综合判断。

唯有如此,方能“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诊断,对症下药。

结语:

舌诊与脉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技艺,其歌诀虽为古法,但内涵深厚,值得后人深入研习。通过熟记这些歌诀,不仅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更能传承中华传统医学的精髓。愿每一位学习中医者,都能从中汲取智慧,为患者解除疾苦,弘扬国粹之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