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作文对我来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它像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题,让我在纸张和笔之间徘徊不定。然而,那一次的经历却让我真正读懂了作文,也让我明白了它的意义。
记得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题目为《我的梦想》的作文。我坐在书桌前,望着空白的作业本发呆。脑海里满是各种想法,却又不知道如何组织成文。我试着写下几个句子,但总觉得它们缺乏生气,毫无吸引力。时间一点点过去,我的心情愈发沉重。
就在那天晚上,妈妈走进了我的房间。她看到我愁眉苦脸的样子,轻轻坐在我身边,问我发生了什么。我向她倾诉了自己的困扰,告诉她我对写作文感到无助。妈妈没有急着给我答案,而是拿起一本旧相册翻看起来。她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这是你小时候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时拍的。”
看着照片中的自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不禁笑了起来。“那时候你也是这样吧?”妈妈笑着问,“刚开始学骑车的时候,你也跌倒过好多次,是不是?”我点点头。妈妈继续说道:“但你知道吗?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让你更好地掌握平衡。作文也是一样,它需要你不断地尝试、修改,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这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作文并不是要追求完美无瑕的语言,而是要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点滴。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而是让文字随着情感流动。慢慢地,我发现写作文变得轻松了许多,甚至成为了一种乐趣。
后来,在一次作文比赛中,我凭借一篇描写家乡的小文章获得了二等奖。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时,回想起那个夜晚妈妈的话,心中充满了感激。那一次,我不仅读懂了作文,更懂得了生活的真谛——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书写。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但每当提起那次经历,依然觉得温暖而珍贵。作文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更是如何用真诚的心去面对世界。或许,这就是作文真正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