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不胜酒力古汉语

2025-11-08 12:04:45

问题描述:

不胜酒力古汉语,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8 12:04:45

不胜酒力古汉语】在古代汉语中,“不胜酒力”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饮酒后无法承受酒精的刺激,出现头晕、面红、言语不清等现象。这一说法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饮酒行为的认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酒文化的理解与态度。

一、词语解释

词语 含义 出处/用法
不胜酒力 指不能承受酒的效力,即饮酒后易醉 多见于古文、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

“不胜酒力”中的“不胜”意为“不能承受”,“酒力”则指酒的效力或作用。整体意思是:喝不了酒,或者喝了酒后容易醉。

二、常见出处与用法

1. 《红楼梦》

在《红楼梦》中,多次提到人物因“不胜酒力”而醉倒,如贾宝玉、林黛玉等,表现出他们体质较弱或对酒敏感的特点。

2. 《水浒传》

一些好汉虽豪饮,但也有因“不胜酒力”而败露行踪的例子,显示了酒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与风险。

3. 唐诗宋词

李白、杜甫等诗人常以“不胜酒力”表达自己饮酒后的状态,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透露出一种微醺之态。

三、文化背景分析

在古代,酒不仅是日常饮品,更是社交、祭祀、宴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人们对酒精的耐受度较低,因此“不胜酒力”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此外,古人认为“酒能乱性”,因此对饮酒有严格限制,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更强调节制。而“不胜酒力”也成为一种委婉表达自己不能喝酒或不宜喝酒的方式。

四、现代语境下的演变

随着时代发展,“不胜酒力”已从单纯的生理反应,演变为一种带有幽默或自嘲意味的表达方式。现代人常用此词来形容自己酒量差,或在社交场合中表达自己不适合饮酒的态度。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词语含义 指不能承受酒的作用,即饮酒后容易醉
文化背景 古代社会重视酒的文化功能,但同时也认识到其对身体的影响
文学表现 常见于古典小说、诗词中,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情节发展
现代用法 带有自嘲或幽默色彩,多用于口语或非正式场合

综上所述,“不胜酒力”不仅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常见的表达,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反映了古人对酒的理解,也展现了语言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

以上就是【不胜酒力古汉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