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的意思解释】“十恶不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罪行极其严重、不可饶恕的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法律制度,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隋律》和《唐律疏议》中,用来列举最严重的十种罪行。
一、
“十恶不赦”原指古代刑法中规定的十种最严重的罪行,后来引申为对罪大恶极之人的一种强烈谴责。这十个罪行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涉及对国家、家庭和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如今,“十恶不赦”多用于形容人品极坏、行为极端恶劣,即使受到惩罚也难以被原谅。
二、表格展示
| 成语 | 十恶不赦 |
| 拼音 | shí è bù shè |
| 含义 | 形容罪行极其严重,不可宽恕 |
| 出处 | 《隋律》《唐律疏议》 |
| 原意 | 古代刑法中十种最严重的罪行 |
| 引申义 | 对罪大恶极之人的严厉谴责 |
| 使用场景 | 描述极度恶劣的行为或人物 |
| 近义词 | 罪大恶极、罄竹难书 |
| 反义词 | 无罪可罚、情有可原 |
三、使用示例
- 那个杀害无辜平民的歹徒,可谓十恶不赦。
- 在历史上,那些背叛国家、危害百姓的人,都被视为十恶不赦的罪人。
通过了解“十恶不赦”的来源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
以上就是【十恶不赦的意思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