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的笔顺】“捉迷藏”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常用于描述孩子们在玩耍时的游戏。从书写的角度来看,“捉迷藏”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笔顺规则。掌握这些笔顺不仅有助于规范书写,还能提高书写的流畅度和美观度。
以下是对“捉迷藏”三个字的笔顺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1. 捉:
“捉”字由左右结构组成,左边是“扌”(提手旁),右边是“卓”。书写时应先写提手旁,再写右边的“卓”,注意整体结构要平衡,右边部分不宜过高或过低。
2. 迷:
“迷”字属于半包围结构,外框为“辶”(走之底),内部分为“米”和“心”。书写时要注意走之底的起笔位置,以及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3. 藏:
“藏”字由上下结构组成,上部为“艹”(草字头),下部为“臧”。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的两横一竖,以及下部“臧”的结构清晰,避免笔画重叠。
二、笔顺表格
| 字 | 拼音 | 总笔画 | 笔顺顺序 |
| 捉 | zhuō | 11 | 1. 横折钩 2. 横 3. 竖 4. 横折 5. 横 6. 横 7. 竖 8. 横 9. 竖 10. 横 11. 点 |
| 迷 | mí | 13 | 1. 横撇 2. 横 3. 竖 4. 横折 5. 横 6. 竖 7. 横折 8. 横 9. 竖 10. 横 11. 横 12. 竖 13. 撇 |
| 藏 | cáng | 17 | 1. 横 2. 竖 3. 横 4. 横 5. 竖 6. 横折 7. 横 8. 横 9. 竖 10. 横 11. 竖 12. 横 13. 横 14. 竖 15. 横折 16. 横 17. 点 |
通过了解“捉迷藏”的笔顺,可以帮助我们在书写时更加规范和准确。无论是学生还是书法爱好者,都可以从中受益。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捉迷藏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