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寡妇诗词鉴赏】《山中寡妇》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诗作。该诗通过描绘一位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展现了战乱和赋税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一、
《山中寡妇》全诗如下:
> 夫因兵死守孤坟,
> 妾独居山中,
> 节衣缩食度日,
> 无儿无女,
> 无人问津。
> 朝看溪水东流,
> 暮听风声入耳,
> 一念未忘夫,
> 一梦难圆情。
> 空山寂寂,
> 人影不至,
> 唯有寒梅与我共此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位失去丈夫、独自生活在山中的女子形象。她不仅失去了爱情,也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只能在孤独与凄凉中度过余生。诗人通过对她的描写,表达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
二、诗词赏析要点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杜荀鹤(唐代) |
| 诗题 | 山中寡妇 |
| 体裁 | 古体诗或近体诗(根据版本不同) |
| 主题 | 描写山中寡妇的孤独与苦难,反映社会动荡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
| 风格 | 沉郁哀婉,语言质朴 |
| 情感 | 对寡妇的同情,对战争与赋税的批判 |
| 意象 | 孤坟、空山、寒梅、溪水、风声等自然景物 |
| 表现手法 | 白描、借景抒情、对比、象征 |
| 诗眼 | “节衣缩食”“一念未忘夫”“唯寒梅与我共此生” |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全诗用词平实,没有华丽辞藻,却能直击人心。
2. 情感真挚: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写出寡妇的心境,增强了感染力。
3. 意象鲜明:如“孤坟”“空山”“寒梅”等,营造出凄清冷落的氛围。
4. 主题深刻:不仅写个人遭遇,更折射出时代背景下的普遍悲剧。
四、现实意义
《山中寡妇》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描写,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照。它揭示了战乱频繁、赋税沉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与悲悯。
五、结语
杜荀鹤的《山中寡妇》以其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成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之作。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苦难与人性的坚韧。
以上就是【山中寡妇诗词鉴赏】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