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诗歌的大意】《咏怀古迹其三》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中的第三首,全诗借古抒怀,通过对王昭君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杜甫咏史怀古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诗歌大意总结
《咏怀古迹其三》通过描绘王昭君的生平与悲剧,寄托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伤和对国家兴衰的忧思。诗中不仅有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也暗含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抱负的无奈。
二、内容概括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咏怀古迹其三 |
作者 | 杜甫(唐代) |
体裁 | 七言律诗 |
主题 | 咏史怀古、抒发个人情怀 |
主要人物 | 王昭君(汉代宫女,出塞和亲) |
写作背景 |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目睹战乱,借古抒怀 |
主要内容 | 描写王昭君的悲惨命运,表达对其遭遇的同情,同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
情感基调 | 悲凉、沉郁、忧国忧民 |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用典自然、意境深远 |
思想内涵 | 体现杜甫“诗史”精神,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
三、简要分析
诗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句,以雄浑的自然景象引出王昭君的故乡,暗示她的出身虽卑微却命运多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则写出她远嫁异域、孤独终老的凄凉,令人唏嘘。结尾“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则将昭君的哀怨与自己的际遇相联系,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通过这首诗,杜甫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更借古讽今,寄托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与对理想的追求。
以上就是【咏怀古迹其三诗歌的大意】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