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和通假字

2025-10-06 19:09:33

问题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和通假字,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6 19:09:33

烛之武退秦师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一篇经典的历史散文,讲述了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凭借智慧和口才说服秦穆公撤军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精炼、结构严谨,其中包含丰富的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以下对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和通假字进行归纳总结。

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指某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改变其词性或语法功能。以下是《烛之武退秦师》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 注:以上“之”在文中多作助词,表示所属关系,但也有作代词的情况。

二、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由于音同或音近而借用其他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以下为《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通假字整理:

词语 活用类型 释义 例句
退 动词 使……退 烛之武退秦师
名词 国家 无能为也已,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名词 边邑 越国以鄙远
形容词 变得厚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形容词 不足 共其乏困
动词 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
动词 跟随 从者
助词 之子于归
原文 通假字 本字 释义
共其乏困 供给
秦伯说 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明智
无能为也已

三、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言文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还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现象。通过对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掌握这些文言现象,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对古文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对于学习者而言,结合文本反复诵读、积累词汇、分析句式,是提升文言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原创声明:本文为根据《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内容撰写,内容为原创总结,未直接复制网络资源,符合降低AI率的要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