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苞苴怎么造句

2025-09-29 10:07:50

问题描述:

苞苴怎么造句,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0:07:50

苞苴怎么造句】“苞苴”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偶尔出现。它原指一种用草编成的包裹物,后引申为贿赂、馈赠等不正当的财物往来。因此,“苞苴”常用于描述通过非正当手段进行的利益输送,带有贬义色彩。

在造句时,需要注意语境的正式性与准确性,避免误用或滥用。以下是对“苞苴”一词的总结及相关造句示例:

一、词语解释

词语 拼音 词性 含义 用法
苞苴 bāo jū 名词 原指草编的包裹,后引申为贿赂、馈赠 多用于书面语,带贬义

二、造句示例

句子 解析
他为了升官,暗中收受了不少苞苴。 表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带有批评意味。
在古代,官员若收受贿赂,便称为苞苴之风。 强调社会风气中的腐败现象。
这种苞苴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描述不正当交易对社会公正的影响。
他拒绝接受任何苞苴,保持了清廉的作风。 表现个人道德操守和廉洁自律。
贪官污吏往往借苞苴之名行谋私之实。 揭露腐败现象背后的伪装手段。

三、使用建议

1. 语境选择:由于“苞苴”较为文言化,适合用于正式写作或文学作品中,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2. 情感色彩:该词通常带有负面评价,不宜用于褒义或中性语境。

3. 搭配对象:多与“收受”“行贿”“受贿”等动词搭配,形成固定表达。

四、总结

“苞苴”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汇,主要用来描述通过非正当方式获得的利益交换。在造句时,需注意其语义的严肃性和使用场合的适当性。合理运用这一词语,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文化深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苞苴”的出处或相关典故,可参考《汉书》《资治通鉴》等古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