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瓦釜雷鸣的典故

2025-09-17 12:52:07

问题描述:

瓦釜雷鸣的典故,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12:52:07

瓦釜雷鸣的典故】“瓦釜雷鸣”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出自《楚辞·九章·怀沙》:“谗人高张,贤士无名;瓦釜雷鸣,鼎鼐无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小人得志、嚣张跋扈,而有德之士却被埋没,无法发出应有的声音。其中,“瓦釜”指的是陶制的锅,声音低沉;“雷鸣”则形容声音巨大如雷。成语“瓦釜雷鸣”用来比喻庸才或小人占据高位,反而喧嚣张扬,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却默默无闻。

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懑。在历史长河中,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许多有识之士因不得重用而郁郁寡欢,而奸佞之人却飞扬跋扈,形成鲜明对比。

瓦釜雷鸣典故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瓦釜雷鸣
出处 《楚辞·九章·怀沙》
原意 瓦制的锅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比喻庸才得势、小人得志
引申义 庸才或小人占据高位,反而喧嚣张扬,有才能的人却被忽视
文化背景 古代文人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反映对人才选拔制度的不满
使用场景 多用于讽刺社会中的不公现象,强调人才被埋没的现状
作者 屈原(《楚辞》作者)
历史影响 成为后世文学和政治评论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通过了解“瓦釜雷鸣”的典故,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人对社会公平与人才价值的关注。这一成语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对现实的一种警醒,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应保持清醒与坚持。

以上就是【瓦釜雷鸣的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