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由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导致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进而影响脑部供血,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姿势不良的人群更为常见。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通常与颈椎结构的异常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退化,骨质增生形成,导致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狭窄。这些变化可能直接压迫椎动脉,或者因颈椎不稳引起椎动脉的扭曲、牵拉,从而影响其正常血流。
此外,颈部肌肉的紧张、颈椎的不稳定以及某些体位的变化(如低头、转头)也可能加重椎动脉的受压,诱发症状。
二、典型临床表现
1. 头晕与眩晕: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在头部转动时明显,患者常感到天旋地转,甚至伴有恶心、呕吐。
2. 头痛:多为后枕部或双侧颞部的持续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眼部。
3. 视觉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闪光感等。
4. 耳鸣与听力下降:少数患者会有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类似耳石症的表现。
5. 猝倒发作:在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突然跌倒,但意识清醒,这是由于椎动脉供血突然中断所致。
三、诊断方法
1. 病史与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职业习惯及既往病史,并进行颈部活动度测试、椎动脉压迫试验等。
2. 影像学检查:
- X线片:可观察颈椎曲度、骨刺情况。
- CT或MRI:能更清晰地显示椎间盘、脊髓及椎动脉的情况。
- 椎动脉造影或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椎动脉的血流状况。
3. 其他辅助检查:如脑血流图、眼震电图等,有助于评估前庭系统功能。
四、治疗原则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只有在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
1. 保守治疗:
- 药物治疗:使用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抗凝等药物,如丹参、银杏叶提取物、阿司匹林等。
- 物理治疗:包括牵引、理疗、针灸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康复锻炼:通过颈部肌肉的锻炼增强稳定性,减少复发风险。
2. 生活方式调整:
- 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注意坐姿端正。
- 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保持颈椎自然曲度。
-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五、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坐姿与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
2. 定期活动颈部,防止肌肉僵硬。
3. 控制体重,减轻颈椎负担。
4. 加强颈部肌肉锻炼,提高颈椎稳定性。
六、结语
椎动脉型颈椎病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如果忽视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脑供血不足,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延缓进展。
通过早期干预和日常护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