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卖报歌教案(9页)】一、教学基本信息
- 学科:音乐
- 年级:二年级
- 课时:1课时(40分钟)
- 课题:《卖报歌》
- 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
- 授课教师:XXX
- 授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会演唱歌曲《卖报歌》,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听赏、模仿、学唱、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了解旧社会儿童的苦难生活,增强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学会演唱《卖报歌》,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 难点: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能够有感情地演唱。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 音乐播放设备、多媒体课件
- 歌谱、教学视频(如《卖报歌》动画版)
- 小道具(如报纸、帽子等)
- 学生准备:
- 预习歌曲内容,熟悉歌词大意
- 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设计(共9页)
第一页:导入新课(5分钟)
- 情境创设:播放《卖报歌》音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氛围。
- 提问互动:
- “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 “你有没有见过卖报纸的小朋友?”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经典儿歌——《卖报歌》。
第二页:初听歌曲(5分钟)
- 播放歌曲:完整播放《卖报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与节奏。
- 提问引导:
- “这首歌的节奏是快还是慢?”
- “你听到了哪些词?”
- 简单介绍背景:
- 《卖报歌》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音乐家聂耳作曲,描写旧社会卖报儿童的生活。
第三页:学唱旋律(10分钟)
- 分句教唱:教师逐句示范,学生跟唱。
- 节奏练习:用“哒”或“啦”代替歌词,练习歌曲的节奏型。
- 小组合作:分成小组进行轮唱练习,互相纠正音准。
第四页:理解歌词(5分钟)
- 朗读歌词:学生齐声朗读歌词,体会语言节奏。
- 讲解
- “小弟弟,小妹妹,大家来买我的报……”
- 说明歌曲中的“我”是一个卖报的孩子,表达了他生活的艰辛。
- 情感引导:
- “你觉得这个孩子过得怎么样?为什么?”
-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
第五页:拓展活动(5分钟)
- 角色扮演:
- 学生戴上小帽、拿报纸,模仿卖报儿童的动作与语言。
- 分组表演歌曲,鼓励创意表现。
- 讨论交流:
-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现在的幸福?”
第六页:巩固练习(5分钟)
- 分段练习:针对歌曲中较难的部分进行反复练习。
- 合唱练习:全班齐唱,注意音准与节奏的一致性。
- 个别指导:对音准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七页:课堂小结(3分钟)
- 回顾
- 我们学会了《卖报歌》的旋律和歌词。
- 了解了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 情感升华:
- 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八页:布置作业(2分钟)
- 基础作业:
- 跟着音频练习演唱《卖报歌》,熟练掌握旋律。
- 把歌词抄写在本子上,并尝试背诵。
- 拓展作业:
- 听一听其他类似风格的儿歌,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 和家长一起讨论:“如果我是卖报的小孩,我会怎么做?”
第九页:教学反思(备用页)
- 教学亮点:
-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创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音乐中渗透德育教育,达到情感目标。
- 改进方向:
- 对部分学生音准问题还需加强训练。
- 可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课堂参与度。
六、教学评价
- 学生表现:
-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歌曲学习任务。
- 情感体验较为深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教师反思:
- 本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在节奏训练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 下次可结合更多视听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七、附录
- 歌曲简谱(略)
- 教学视频推荐(略)
- 参考资料(略)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