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石砼挡土墙施工方案】在建筑工程中,挡土墙是用于防止土体滑动、保持边坡稳定的重要结构形式。其中,毛石混凝土挡土墙因其成本低、施工简便、适应性强等特点,在中小型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将围绕“毛石砼挡土墙施工方案”展开详细说明,旨在为实际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地区道路拓宽项目中的边坡支护部分,设计采用毛石混凝土挡土墙作为主要防护结构。墙体高度约为3米至5米不等,长度约120米,所处地质条件为一般黏性土层,局部夹杂碎石,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二、施工前准备
1. 图纸审核与技术交底
施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同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2. 材料准备
- 毛石: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表面干净的块石,尺寸不宜小于15cm,且不得有裂缝。
- 混凝土:采用C20或C25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4~6cm之间。
- 钢筋:根据设计要求配置拉结筋或构造钢筋,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
3. 现场清理与测量放线
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杂草及松散土层,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精确测量放线,确定挡土墙的轴线位置和基础开挖边界。
三、施工工艺流程
1. 基础开挖
根据设计标高进行土方开挖,注意控制边坡坡度,避免塌方。基础底部应夯实并处理平整,必要时设置垫层。
2. 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木模或钢模,支撑牢固,接缝严密,防止漏浆。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便于后期拆除。
3. 钢筋绑扎
按照设计图纸布置拉结筋或构造钢筋,绑扎牢固,确保钢筋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4. 毛石砌筑与混凝土浇筑
- 在模板内先铺设一层砂浆,然后分层填入毛石,并用捣棒振实。
- 每层毛石之间应留有适当空隙,以便混凝土填充,增强结构的整体性。
- 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
5. 养护与拆模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
四、质量控制要点
- 毛石必须清洗干净,不得含有泥土或杂质;
- 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试验配比执行,确保强度达标;
- 墙体砌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垂直度与平整度,确保外观质量;
- 拉结筋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出现结构薄弱点。
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
- 所有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 材料堆放整齐,做到工完料清,减少环境污染;
- 夜间施工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作业安全。
六、总结
毛石混凝土挡土墙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施工可行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严格的施工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灵活调整施工方案,以实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