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洗手】一、活动目标:
1. 认识洗手的重要性,了解洗手的基本步骤。
2. 学会正确使用肥皂和水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通过游戏和故事激发幼儿对洗手的兴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洗手盆、毛巾、肥皂若干。
2. 故事图片或动画视频《小熊的洗手故事》。
3. 洗手步骤图示卡(如:湿手→抹肥皂→搓手→冲净→擦干)。
4. 小贴纸或印章作为奖励。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脏手”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张图片上的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些脏东西?”引导幼儿讨论。接着播放一段关于细菌的简短视频,让幼儿明白不洗手的危害。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讲述《小熊的洗手故事》,
“有一天,小熊在森林里玩得满身是泥,回家后没有洗手就吃苹果。结果第二天他肚子痛,去医院看了医生。医生告诉他,是因为手上有很多看不见的小细菌,吃进肚子里才会生病。小熊明白了,从此每次吃饭前都会认真洗手。”
3. 实践操作(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到洗手池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洗手的步骤:
- 打开水龙头,用手接水把双手打湿;
- 挤一点肥皂在手心,双手搓出泡沫;
- 搓手心、手背、指缝、指尖、手腕;
- 用清水冲干净;
- 用毛巾擦干。
请幼儿轮流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在一旁指导并给予鼓励。
4. 游戏互动(7分钟)
开展“洗手小能手”游戏:
教师说口令,幼儿根据指令做动作,如“搓搓手心”、“搓搓手指”等。完成动作后,给予贴纸奖励。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复述洗手的步骤,并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引导幼儿说出“为了干净、不生病”。最后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洗手,并拍下照片带到幼儿园分享。
四、活动延伸:
1. 在班级设置“洗手角”,张贴洗手步骤图,提醒幼儿勤洗手。
2. 鼓励家长在家配合,帮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3. 可以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洗手的样子,增强记忆。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洗手的步骤,但在搓手时还需要进一步练习。今后可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