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顽皮的他变乖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性格特别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因为调皮而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今天我想分享的是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男孩——小宇。
小宇刚进入大班时,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时总爱插嘴,做操时不认真,游戏时间也经常不遵守规则。有一次,他在户外活动时不小心撞到了另一个小朋友,虽然没有受伤,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引导,他的行为可能会对其他孩子造成影响。
起初,我尝试用常规的方法来纠正他的行为:提醒、批评、甚至暂时隔离。但效果并不明显,反而让他更加抵触。后来,我开始反思:也许我需要换一种方式去理解他、接近他。
我开始观察小宇的兴趣点,发现他对体育活动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跑步和跳绳。于是,我在活动中给他安排了一些挑战性的任务,比如让他当“小队长”带领大家做游戏,或者在体育课上让他担任“裁判”,负责监督别人是否按照规则进行。慢慢地,我发现他开始愿意听从我的指导,也开始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
与此同时,我也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他在家的表现,并建议家长多给予他正面的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渐渐地,小宇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不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上课时也能坚持坐好,甚至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
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让人头疼的“调皮鬼”,而是班上的“小榜样”。看到他的变化,我感到非常欣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成长方式,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耐心,还有一颗愿意走进孩子内心的心。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时间、方法和真诚的付出。而正是这些点滴的努力,才让那些曾经“顽皮”的孩子,慢慢变成了我们期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