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过蒙屯下(阅读答案附翻译)】《鲁肃过蒙屯下》是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的一段历史故事,主要讲述了东吴名将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并受到鲁肃的高度评价。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吕蒙的转变,也体现了古代士人重视学习、追求进步的精神。
一、原文节选:
> 鲁肃过蒙屯下,与蒙语议,未及还,肃便呼曰:“吕子明,今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翻译:
鲁肃来到吕蒙的军营驻地,与他交谈议论时,还没等离开,鲁肃就感叹道:“吕子明啊,现在你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吕蒙了!”吕蒙回答说:“士人分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大哥你怎么这么晚才认识到这一点呢?”
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文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士人之间分别了三天,也应该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表示对一个人进步的肯定和尊重。
2. 鲁肃为什么称吕蒙为“非复吴下阿蒙”?
答:因为吕蒙经过努力学习,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没有学问、不被看重的吕蒙了,他的才能和见识都有了显著提升,让鲁肃感到惊讶和敬佩。
3. 吕蒙的回答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答:吕蒙的回答表现出他对自身进步的自信,同时也带有一点幽默和自嘲,显示出他谦虚而不失风度的性格。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只要勤奋学习、不断进步,就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
四、总结:
《鲁肃过蒙屯下》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吕蒙从一名武将到文武兼备的将领的转变过程。它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肯定,也是对学习精神的赞扬。在当今社会,这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不断进取、自我提升。
如需更多相关文章或拓展阅读,可参考《三国志》《三国演义》等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