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余尝读《指南录》之书,感其辞章之精妙,情意之深沉,遂欲为之作序。然此书非寻常之作,乃文天祥先生于国破家亡之际,亲历风雨,以血泪写成,字字皆为忠义所凝,句句皆为家国所系。
《指南录》者,乃文天祥在宋末元初,辗转流离,历经艰险,所记行旅之迹也。其名“指南”,盖取“指北”之意,寓示其心向故国、志在复宋之志。虽身处异域,身陷囹圄,然其志不改,其心不移,终以一腔热血,铸就千古忠魂。
余观其文,不惟辞藻华美,更见其气节凛然。文中所述,或为战乱之惨状,或为孤身之苦楚,或为思乡之深切,皆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尤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流传千古,成为民族精神之象征。
然《指南录》亦非仅言忠义,其间亦有对时局之忧思,对百姓之怜悯,对自身之反思。文天祥虽为士大夫,然其笔下多有悲悯之情,可见其心胸宽广,非仅为一己之忠,更为天下苍生之痛。
今人读《指南录》,当知其不仅为一部游记,更是一部忠义之书,一部历史之书,一部心灵之书。其文虽久远,然其精神犹存,其志气犹在,足以激励后世之人,砥砺前行。
余以为,《指南录后序》之作,非仅为文而文,实为传道、明志、抒怀之需。愿后人读之,能识其心,承其志,继其风,以光大中华文化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