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朱熹《与长子受之》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与长子受之》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写给其长子朱受之的一封书信,内容主要围绕家庭教育、修身立德等方面展开。文章语言简练,思想深刻,体现了朱熹重视家风传承、强调道德修养的教育理念。
原文节选:
> “吾平生所学,不过‘敬’字,汝能守此,则足以立身矣。”
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所在,朱熹认为“敬”是人生立身处世的根本,只有做到心怀敬畏、言行端正,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翻译与解读:
朱熹在这封信中表达了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他指出,自己一生所追求的学问,不过是一个“敬”字。这个“敬”不仅指对长辈的尊敬,更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时刻保持谦逊、谨慎、自律。他认为,如果儿子能够始终秉持这一原则,便足以在世间立足,成为一个正直、有担当的人。
此外,朱熹还提到:“读书须是专心致志,不可浮躁。”这说明他对学习的态度非常认真,希望儿子能够专心致志地研读经典,培养深厚的学识和坚定的意志力。
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朱熹在信中强调的最重要的人生准则是什么?
答:朱熹在信中强调的最重要的人生准则是“敬”。
2. “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答:“敬”不仅指对长辈的尊敬,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敬畏之心,包括谦虚、谨慎、自律等品质。
3. 朱熹为什么特别强调读书要专心致志?
答:因为专心致志是学习的基础,只有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真才实学,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
4. 你如何理解“汝能守此,则足以立身矣”这句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儿子能够坚持“敬”的态度,就足以在社会上立足,成为一个有德行、有作为的人。
结语:
朱熹的《与长子受之》虽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智慧。它不仅是古代家庭教育的典范,也为现代人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指引。通过阅读此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一位父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更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