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时间: 2025年4月5日
地点: 学校会议室
参与人员: 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共8人)
主持人: 张老师
记录人: 李老师
一、活动主题
本次集体备课围绕“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展开,重点探讨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有效开展分数概念的教学,并结合新课标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分析
张老师首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进行了简要介绍。该单元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概念,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基本模型。
讨论中,老师们一致认为,应注重学生的直观感知,避免过早引入抽象符号和复杂运算,强调“平均分”的核心思想。
三、教学目标设定
经过讨论,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简单物体的几分之一。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 难点: 区分“整体”与“部分”,理解分数的表示方式。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1. 情境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如“把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引导学生思考。
2. 动手操作: 提供实物或图片材料,让学生动手折纸、涂色,体验“平均分”。
3. 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与展示,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多媒体辅助: 使用PPT动画演示分数的形成过程,增强课堂趣味性。
六、教学资源准备
- 教具:圆形纸片、长方形纸条、彩色笔等。
- 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
- 多媒体课件:包含分数相关动画及互动练习。
七、教学流程设计(初稿)
| 教学环节 | 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导入新课 | 5分钟 | 展示生活情境图片,提问“怎么分才公平?” |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 | 激发兴趣,引出“平均分” |
| 探究新知 | 15分钟 |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涂一涂 | 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 建立分数的直观认知 |
| 巩固练习 | 10分钟 | 设计基础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 完成练习,互相检查 | 巩固所学,提升应用能力 |
| 总结提升 | 5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 小组交流,分享收获 | 强化知识点,提升总结能力 |
八、教学反思与建议
1. 张老师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2. 王老师补充: 可以增加一些生活化的拓展练习,如“分零食”“分玩具”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李老师提议: 下次备课可结合信息技术,尝试使用互动软件进行课堂练习,提高效率。
九、后续安排
1. 各位老师根据本次讨论内容,完善各自的教学设计。
2. 下周进行试讲,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听课并提出意见。
3. 根据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质量。
记录人签名: 李老师
日期: 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