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店》中班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识常见的水果名称和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
2. 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方式,增强幼儿的感官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各种水果实物(如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等);
2. 水果图片或卡片若干;
3. 模拟“水果店”的道具(小推车、篮子、标签等);
4. 音乐背景(轻快的儿歌或音乐);
5. 小贴纸或小奖品作为奖励。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果的篮子,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里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的水果名称。接着播放轻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探索与认识(10分钟)
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实物,让幼儿轮流触摸、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可以采用“猜一猜”游戏,如:
“我有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脆脆的,是什么水果?”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师适时补充并纠正错误。
3. 游戏互动(15分钟)
组织“小小水果店”角色扮演游戏:
-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扮演“水果店”员工,负责摆放水果、介绍水果。
- 其他幼儿扮演“顾客”,到“水果店”选购自己喜欢的水果。
- 教师在一旁引导,帮助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请问有苹果吗?”、“谢谢!”等。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出示水果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游戏,如按颜色、形状或大小分类。也可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并简单描述原因。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发放小贴纸作为鼓励。同时提醒幼儿要多吃水果,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活动延伸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水果角”,提供水果模型或图画,供幼儿继续探索。
2. 家长配合,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制作水果拼盘或水果沙拉,增进亲子互动。
3.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用手指画或黏土制作自己喜欢的水果。
五、注意事项:
1. 确保所有水果干净卫生,避免幼儿误食。
2.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幼儿打闹或误吞小物件。
3. 对于过敏体质的幼儿,需提前了解其过敏情况,避免接触相关水果。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水果店”为主题,结合了认知、语言、社会性发展等多个方面,幼儿参与度高,兴趣浓厚。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丰富水果种类,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