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程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也可能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主要特征是高血糖、酮体生成和代谢性酸中毒,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掌握科学、规范的抢救流程至关重要。
一、初步评估与病情判断
在发现疑似DKA症状时,应首先进行快速评估。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口渴、乏力、恶心呕吐、呼吸深快(Kussmaul呼吸)、意识模糊或昏迷等。同时需注意是否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饮食不当等诱因。
二、生命体征监测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及血氧饱和度。同时进行血糖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高血糖状态。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评估酸碱平衡状态及酮体水平。
三、补液治疗
DKA患者常伴有严重脱水,补液是抢救的关键步骤之一。初始阶段通常采用生理盐水(0.9% NaCl)进行静脉输注,以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根据患者体重、脱水程度及血糖水平调整输液速度和总量。
四、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是控制高血糖和抑制酮体生成的核心药物。通常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如0.1 U/kg/h),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当血糖降至13.9 mmol/L以下时,可考虑改为5%葡萄糖溶液,并继续胰岛素治疗,以防血糖过低。
五、纠正电解质紊乱
DKA过程中,钾离子会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初期血钾可能正常或升高,但随着胰岛素使用和液体补充,钾会重新进入细胞,导致血钾下降。因此,在开始胰岛素治疗前应确保血钾水平稳定,必要时补充钾离子。
六、监测与调整治疗方案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血酮、电解质、肾功能及尿量等指标。每小时记录一次血糖值,并根据数值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及循环状况。
七、病因处理与预防复发
在病情稳定后,需进一步排查DKA的诱因,如感染、胰岛素使用不当等,并给予相应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其正确使用胰岛素、合理饮食及定期监测血糖,防止再次发生DKA。
八、心理支持与康复护理
DKA患者在经历严重疾病后,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情绪。医护人员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后续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促进身体恢复。
总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协作、及时干预和严密监测。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救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