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10:52:04

大班教案《认识时间》】一、活动名称:认识时间

二、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5-6岁)

三、活动目标:

1. 认识钟面上的数字和时针、分针,初步理解“整点”概念。

2.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说出钟表上显示的时间。

3. 培养幼儿对时间的兴趣,增强时间观念,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四、活动准备:

1. 实物钟表或挂图钟面。

2. 各种不同形状的钟表图片(如圆形、方形、动物造型等)。

3. 时间卡片(标注“1点”、“2点”等)。

4. 教学课件或动画视频(展示钟表的运转)。

5. 幼儿操作材料:可旋转的钟面模型、贴纸、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引发幼儿对时间的关注。接着出示钟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2. 新授环节(10分钟)

- 教师用实物钟表或挂图讲解钟面结构:一圈有12个数字,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 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钟表的转动,帮助幼儿理解“时针走一圈是一天,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

- 教师示范如何看整点时间,例如: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3点”。

3. 操作与练习(15分钟)

-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活动:使用可旋转的钟面模型,根据教师出示的时间卡片,摆出相应的钟面。

-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做法。

4. 游戏巩固(10分钟)

- 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一张时间卡片,幼儿快速找到对应的钟面模型,并说出时间。

- 游戏“我是小钟表”:请几名幼儿扮演钟表上的数字或指针,其他幼儿根据指令摆出特定时间。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整点”的概念。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钟表,尝试说出时间。

六、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操作环节中是否能正确摆放钟面。

2. 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对“整点”概念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参与感和自信心。

七、活动延伸:

1. 在教室设置“时间角”,放置各种钟表模型,供幼儿自由探索。

2. 鼓励幼儿每天记录自己的作息时间,逐步建立时间管理意识。

3. 结合日常生活,如吃饭、午睡、上学等时间,帮助幼儿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教具、游戏互动和动手操作,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基本的时间概念。今后可进一步引入“半点”内容,逐步提升幼儿对时间的认知水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