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的科学。它关注的是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儿童在认知、情感、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儿童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系统性变化,包括身体成长、智力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增强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逐步形成。
3、同化: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个体将新的信息或经验整合进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新事物符合已有图式的过程。
4、顺应:同样是皮亚杰理论中的概念,指当现有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信息时,个体调整或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新环境或新经验的过程。
5、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指儿童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帮助下,能够完成的任务范围与独立完成任务之间的差距,是学习潜力的重要体现。
6、模仿学习:指儿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并加以复制来学习新技能或行为方式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机制。
7、游戏:儿童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具有自发性、趣味性和创造性,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8、依恋: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对特定人的偏好和依赖,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
9、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存在、能力、情感及行为的认知和理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通常在2岁左右开始逐渐显现。
10、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