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实施方案》】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师徒结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传帮带”为核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良好的教学传承机制。同时,也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实现双向成长、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实施原则
1. 自愿报名,双向选择:根据个人意愿和教学实际,由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进行自主结对。
2. 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围绕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确保结对工作取得实效。
3. 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师徒结对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三、实施对象
1. 师傅人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业务能力强、师德高尚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2. 徒弟人选:新入职或刚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以及在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的教师。
四、主要任务
1. 教学指导:师傅应定期听徒弟的课,并给予具体点评与建议;徒弟应主动向师傅请教教学方法与课堂管理技巧。
2. 教学反思:鼓励徒弟撰写教学反思,师傅进行批阅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教研活动:组织师徒共同参与教研组活动、公开课、说课比赛等,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4. 课题研究:鼓励师徒合作开展小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能力。
五、保障措施
1. 制度保障:学校成立师徒结对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监督落实。
2. 时间保障:明确师徒结对的时间安排,确保每学期至少开展8次以上的交流与指导。
3. 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师徒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六、考核评价
1. 过程性评价:通过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教研活动参与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2. 成果性评价:结合徒弟的教学成绩、学生反馈、公开课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
3. 年度总结:每学年结束时,对师徒结对情况进行总结,评选优秀师徒,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七、结语
师徒结对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双方共同努力,持续推动。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附:师徒结对登记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