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到家原文及赏析】《岁暮到家》是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的一首诗,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作者在岁末归家时的复杂心情。这首诗虽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人生感悟,读来令人动容。
原文:
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日已迟。
母惊儿瘦损,儿喜母衰姿。
病骨难为别,残灯未肯辞。
慈颜如旧好,只觉鬓毛丝。
译文:
对孩子的牵挂无尽无休,归家的日子却迟迟未至。
母亲惊讶于孩子瘦弱憔悴,孩子却欣喜母亲面容衰老。
病体难以再离别,残灯下不愿离去。
母亲的面容依旧慈祥,只是白发悄然增多。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家后与母亲相见的情景,情感细腻而真实。诗中“母惊儿瘦损,儿喜母衰姿”一句,尤为感人。母亲看到儿子瘦弱,心中担忧;而儿子却从母亲的衰老中感受到岁月的痕迹,内心既欣慰又酸楚。这种反差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亲情之间的相互牵挂与理解。
“病骨难为别,残灯未肯辞”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人身体虚弱,本应早日离开,但面对母亲,却迟迟不愿离去,体现出深深的依恋与不舍。
结尾“慈颜如旧好,只觉鬓毛丝”更是点睛之笔。母亲的笑容依旧温暖,但那几根银白的头发却让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亲情的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打动人心。
结语:
《岁暮到家》是一首充满温情的诗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与关爱,也反映了人生中那些平凡却动人的瞬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诗提醒我们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感受那份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