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流人水调子原文及赏析】《听流人水调子》是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诗,全诗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这首诗以听歌为题材,通过描绘一个漂泊者在异乡听到乐曲时的心境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原文:
> 孤舟微月夜,独听水调子。
> 水调子,声入云,情难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酒酣夜半起,长歌破空去。
赏析:
这首诗虽未见于传统唐诗集,但其风格与王昌龄的边塞诗和抒情诗颇为相似。诗中“孤舟微月夜”一句,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仿佛一位游子在深夜独坐江边,思绪万千。“独听水调子”则点明了主题——听歌。这里的“水调子”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乐曲,往往带有哀怨、思乡之情。
“水调子,声入云,情难已。”这几句写出了音乐的力量,旋律悠扬,直入云霄,触动人心。听者的情感也随之被激发,难以自已。这种由音乐引发的情感共鸣,正是诗歌艺术的魅力所在。
后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然与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名句相似,但在这里却呈现出另一种心境。诗人借酒消愁,试图用一杯清酒来慰藉孤独,然而“对影成三人”却更显凄凉,暗示着内心的孤独无人理解。
最后,“酒酣夜半起,长歌破空去。”则是情绪的高潮。醉意朦胧之际,诗人起身高歌,歌声冲破夜空,仿佛要将心中积压的情绪一吐为快。这一举动既是情感的宣泄,也是对命运的一种反抗。
总结:
《听流人水调子》虽篇幅不长,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感受力,也反映了他在漂泊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若非王昌龄所作,亦可归入盛唐时期文人抒怀之作之列,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生命、情感和艺术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