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著名山水诗,全诗通过描写登岘山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孟浩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原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洲,云生鹿门山。
岩扉松径长,幽人自往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此为误传版本,实际应为以下内容)
正确原文如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洲,云生鹿门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
人间世事不断更替,来来往往便构成了历史与现在。
江山依旧保留着昔日的胜景,我们又重新登上这山岭。
水位下降,鱼梁洲显露出来;云雾升起,鹿门山若隐若现。
石门旁的松林小路漫长,隐士独自来去。
羊公的碑文仍然存在,读完不禁泪湿衣襟。
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是一首典型的怀古抒情之作。诗人借登岘山这一具体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沉思。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开篇即点明主题,揭示出世间万物皆在不断变化之中,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这种时间的流逝感贯穿全诗,奠定了全诗深沉而苍凉的基调。
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写的是诗人与友人重游故地,感叹自然风光依旧,而人事已非。这里的“胜迹”既指自然景观,也暗含前人遗迹,如羊公碑等,引出后文的怀古之情。
颈联“水落鱼梁洲,云生鹿门山”,描绘了岘山一带的自然景色,水退洲现,云起山隐,画面清幽,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
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羊公即晋代名将羊祜,他在襄阳任职期间,曾修筑堤坝,造福百姓,死后百姓立碑纪念。诗人看到羊公碑,不禁想起古人功业,对比自己一生无成,顿生悲凉之感,从而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体现了孟浩然诗歌中常见的“淡而有味”的艺术风格。
结语:
《与诸子登岘山》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怀诗。它通过登高望远,引发了对人生、历史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自然之景映照内心情感,使读者在欣赏山水之美之余,也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感慨。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