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曹刿论战文言现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曹刿论战文言现象,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4 20:25:40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经典篇章之一,讲述了鲁国在长勺之战中战胜齐国的故事。本文将从文言文的角度对这篇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 “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克”通“刻”,意为深刻理解。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的“狱”通“御”,意为治理。

二、古今异义

1.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今义则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利益或生命。

2. “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可能或能够的意思。

三、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神弗福也。”中的“福”用作动词,意为赐福。

2. 动词作名词:“彼竭我盈。”中的“竭”和“盈”分别用作名词,表示竭尽和充满的状态。

四、特殊句式

1. 判断句:“夫战,勇气也。”通过“……也”来表判断。

2. 宾语前置:“何以战?”疑问句中,“何”作“以”的宾语,前置。

五、固定结构

1. “何……焉”:“何陋之有?”中“何……焉”表示反问,意为“哪里……呢”。

以上是对《曹刿论战》中一些主要文言现象的归纳整理。这些文言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这篇文章,也能帮助我们在阅读其他古文时提高解读能力。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古代汉语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