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实际工作需求,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宗旨,通过组织在职党员走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二、活动目标
1. 加强党员与社区居民的联系,增进相互了解,营造良好的党群关系。
2. 发挥党员的专业特长和社会资源,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
3. 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活动内容
1. 宣传教育类:组织党员深入社区,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健康素养。
2. 技能培训类: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或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居民掌握新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3. 文化娱乐类: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 环境整治类: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清理、绿化美化工程等实践活动,改善社区居住环境。
5. 法律援助类:设立法律咨询点,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维护合法权益。
6. 志愿服务类: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
四、实施步骤
1. 准备阶段: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确定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2. 实施阶段:按照既定方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改进措施。
3. 总结阶段:对整个活动进行全面回顾与评估,表彰先进典型,推广成功做法;形成书面报告上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五、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纳入年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之中,并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活动流程,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3.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保证经费充足到位。
4. 监督考核:加强对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将活动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及个人绩效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预期效果
通过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服务水平,还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共同构建美好家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基层治理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