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欣赏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更将新火试新茶。
黄昏客枕无憀甚,自起挑灯读旧书。
诗意解读
首联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天空中西南部分露出缺口,江面显得格外清澈;纤细的云朵静止不动,仿佛一幅静谧的画卷。颔联进一步刻画细节,墙头上的喜鹊羽毛还未完全干透,楼外的雷声虽然减弱但仍余威未消。颈联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泡上新火煮的新茶,沉浸在宁静之中。尾联点明时间已近黄昏,诗人独坐客舍无所事事,于是起身挑灯翻阅旧书,以此打发时光。
思想情感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在闲适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尤其是在夜晚独自读书时,更显寂寥。
阅读练习
1. 选择题:下列哪一项最能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
A. 欢快热烈
B. 孤独寂寞
C. 平和安宁
D. 激昂奋进
2. 简答题: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情感的?
3. 开放性问题:你认为这首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 C. 平和安宁
2. 示例:作者通过对雨后晴空、湿润鸟羽等细腻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从而传达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3. 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从珍惜当下、热爱生活等方面作答。
通过这样的阅读练习,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雨晴》的理解,还能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灵感,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