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2025-05-17 12:26:01

问题描述: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7 12:26:01

一、教材分析

《渔家傲·秋思》是宋代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边塞秋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戍边将士们复杂的情感。通过学习本词,学生可以了解宋代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感受词人的家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但对于边塞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渔家傲·秋思》;

2. 理解词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含义;

3. 掌握词的基本格式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的语言美;

2.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相关图片帮助理解词意;

3. 小组合作探究词作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喜爱之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音频文件等多媒体材料;相关历史背景介绍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内容,查找有关范仲淹生平事迹的信息。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边塞风光的视频短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边疆地区的自然环境。然后提问:“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会想到哪些诗句?”从而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渔家傲·秋思》。

(二)整体感知

1. 听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停顿;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 教师解答疑问,并解释一些难懂的字词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等。

(三)深入探究

1. 分析上阕

- 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 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2. 分析下阕

-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名戍边战士,你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片段。

(五)总结归纳

回顾整首词的主要内容,强调其艺术特色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启示意义。

七、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查找其他描写边塞生活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3.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本课中学到了什么。

八、板书设计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于历史背景缺乏足够了解,影响了他们对词作深层次的理解。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