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教室,柔和的光线映在她的脸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今天是学校举办艺术节的日子,而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她是班上的文艺委员,平时总是认真负责地组织各种活动。然而,这一次,她不是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作为表演者站在舞台中央。她将要朗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当主持人报出她的名字时,她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了舞台。台下是全校师生的目光,但此刻,她的心中只有那首诗和她对它的热爱。她站定,抬起头,看着前方,开始缓缓开口: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每一个字从她口中吐出,都像是经过了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她的声音清脆而富有感情,时而低沉如溪流潺潺,时而高昂如山峰回响。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整个舞台只剩下她一个人。
随着诗句逐渐推进,她的表情也随之变化。当读到“不是我不能说出口,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长相厮守”时,她的眼眶微微泛红;而当读到“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时,她甚至闭上了眼睛,仿佛能感受到诗句中的情感在心底翻涌。
一时间,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她的朗诵深深吸引。那种纯粹的情感传递,那种毫无保留的投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直到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掌声才如潮水般响起,久久不息。
她站在原地,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仿佛已经超越了现实,进入了另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她陶醉了,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表现得到了认可,更是因为她找到了一种与内心对话的方式。
下台后,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微笑着说:“你很棒!”同学们也围上来祝贺她,但她只是轻轻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对她来说,这次经历已经足够美好,无需更多的言语。
夕阳西下,她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依旧回荡着那些优美的诗句。她知道,今天的她不仅仅是在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更是在精神上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从此以后,她会更加热爱文学,更加勇敢地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她陶醉了,陶醉在这份纯粹的美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