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居里夫人一生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风貌。课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居里夫人从年轻时开始研究放射性元素,到最终发现镭的过程,以及她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及其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的坚持不懈精神及她高尚的人格品质。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并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四、教学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关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资料、视频片段等辅助材料;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查阅有关居里夫人的背景信息,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居里夫人工作的视频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问:“大家知道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谁吗?”引出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生僻字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初步建立对文本的整体认识。
(三)精读感悟
分段落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课文内容,特别关注那些体现居里夫人优秀品质的关键句段。例如,“她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可以结合实例说明这一点;再如,“即使面对荣誉和掌声,她依然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则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态度背后的原因及其意义所在。
(四)拓展延伸
组织一场小型辩论赛,题目设定为“如果我是居里夫人,我会怎么做”。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碰撞中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六、总结归纳
最后由老师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并号召全体同学向居里夫人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七、作业布置
布置一项实践性作业——搜集更多关于女性科学家的故事,制作成PPT形式,在下一次班会上展示给大家看。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