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的段意归纳】《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表达了自己因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而无法应召出仕的恳切请求。全文情感真挚,语言委婉,结构严谨,是中国古代文言文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散文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陈情表》的内容与结构,以下是对文章各段的段意归纳,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学习和记忆。
一、段意
1. 开篇点明自己身世坎坷,自幼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长大,如今祖母年迈体弱,自己必须尽孝,不能远离。这是全文的情感基础,也是“陈情”的起点。
2. 说明自己虽有才能,但因祖母年迈,无人照顾,因此不敢应召入仕。同时,也提到朝廷对他的重视,表现出忠君与孝亲之间的矛盾。
3. 第三段:进一步强调自己的处境,表达自己对朝廷恩典的感激,同时也表明自己无法立即赴任的原因,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4. 第四段:最后重申自己的恳求,希望皇帝能够体谅自己的难处,允许他暂时留在家中侍奉祖母,以尽孝道,同时表示愿意在祖母去世后继续为国效力。
二、段意归纳表格
段落 | 段意概括 |
第一段 | 自幼失怙,由祖母抚养成人,现祖母年迈多病,需尽孝奉养,无法应召出仕。 |
第二段 | 虽有才德,但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故不敢应诏,亦感念朝廷恩遇。 |
第三段 | 强调祖母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关系,表达对朝廷的忠诚与对祖母的孝心。 |
第四段 | 再次恳请皇帝体谅,允许暂留家中奉养祖母,待祖母去世后再为国效力。 |
通过以上段意归纳,可以看出《陈情表》不仅是一篇辞章华美、情感真挚的文章,更是一部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作品。李密以孝道为重,兼顾忠君,展现了古代士人面对家庭与国家责任时的复杂心理与道德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