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的意思艽的解释艽的拼音艽的笔顺】“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将从字义、拼音、笔顺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个字。
一、
“艽”字在《康熙字典》中被解释为“荒远之地”,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边远、荒凉的地方。其拼音为 jiāo,属于第一声。该字结构较为复杂,总笔画为 12画,书写时需注意笔顺的规范性。
虽然“艽”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古文、诗词或地名中偶尔出现,如“艽野”等词,多用于描绘边塞、荒漠之地的意境。因此,了解其含义和写法对学习古文、研究历史具有一定的帮助。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芨 |
拼音 | jiāo |
部首 | 艹(草字头) |
笔画总数 | 12画 |
结构 | 上下结构 |
五笔编码 | JYNA(根据输入法可能略有不同) |
简体/繁体 | 芨(简体) |
字义 | 荒远之地;边塞、荒漠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古文、诗词、地名 |
读音 | 第一声(阴平) |
书写顺序 | 1. 艹 2. 丷 3. 一 4. 丿 5. 丨 6. 一 7. 𠃌 8. 一 9. 丨 10. 一 11. 丶 12. 一 |
三、拓展说明
“艽”字虽然不常用,但在一些古籍中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例如:
-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昏,以慰我心。”其中虽无“艽”字,但类似词汇常用于描写边远之地。
- “艽野”:常用来形容荒凉、遥远的野外,如“征人远戍,久居艽野”。
此外,在书法练习中,“艽”字因其结构复杂,适合作为练字素材,有助于提升书写技巧与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四、结语
“艽”作为一个较为冷门的汉字,虽不常见于现代口语,但其在古文中的运用具有一定文化价值。了解其读音、字义及笔顺,不仅有助于识字,也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有兴趣深入学习汉字结构或古文的人士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字例。
以上就是【艽的意思艽的解释艽的拼音艽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