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一句一译

2025-09-21 17:54:32

问题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一句一译,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17:54:32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一句一译】《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写于他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月夜漫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豁达心境。以下是对全文的逐句翻译与总结。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释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月光照进屋内,我高兴地起来散步。 时间地点明确,月色引发作者兴致。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可以一起赏月的人,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表现出孤独感,也体现友情之深。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两人同病相怜,共享清辉。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的地面像积满清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用比喻手法描写月光下的庭院景象。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二、

《记承天寺夜游》虽短,却意境深远。苏轼在被贬的困境中,依然能从自然中找到慰藉,体现出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文中通过“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等描写,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之美,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小品。通过对月夜的描写,苏轼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安于现状的心境,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精神自由的可贵品质。

结语:

《记承天寺夜游》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记录了一次简单的夜游,更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以上就是【记承天寺夜游翻译一句一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