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的意思是】“年逾古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年纪已经超过了七十岁。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敬老意味。
一、
“年逾古稀”中的“年”指年龄,“逾”是超过的意思,“古稀”则指的是古代对七十岁的一种称呼。因此,“年逾古稀”可以理解为“年龄已经超过七十岁”。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多用于描述老年人,尤其是那些身体依然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的高龄老人。
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年龄上的成熟,也蕴含了对长者的尊重与敬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它来形容一些年事已高的长辈,尤其是在节日、祝福或正式场合中。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来源 | 用法 | 说明 |
年逾古稀 | 年龄已经超过七十岁 | 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 多用于描述高龄老人 | 表达对长者的尊重 |
古稀 | 七十岁 | 出自《礼记》等古代文献 | 常用于文学或正式场合 | 是对七十岁的一种尊称 |
逾 | 超过 | 汉语常用字 | 用于表示年龄超过某个阶段 | 如“逾六十”、“逾八十” |
三、文化背景补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十岁被称为“古稀”,源于《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老,而传。”古人认为七十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意味着步入老年,但也象征着智慧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古稀”不仅是年龄的标志,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年逾古稀”这一说法,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长者的敬重和对长寿的祝愿,也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岁月的感慨。
通过了解“年逾古稀”的含义及其文化背景,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句成语的内涵,也能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得体地使用它,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