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志令原文及译文】《述志令》是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曹操所作的一篇自述性文章,内容主要表达了他对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及个人经历的回顾与总结。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胸怀与理想。
一、文章总结
《述志令》是曹操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经历时写下的文字,文中他坦诚地讲述了自己早年的志向、从军后的经历、对权力与责任的看法,以及对身后之事的安排。文章不仅体现了曹操的政治抱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太祖武皇帝,姓曹,名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也。 | 太祖武皇帝,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沛国谯县人。 |
少为侠,不修细行,游荡博徒,年二十,举孝廉,除洛阳北部尉。 | 年轻时行侠仗义,不拘小节,常与游手好闲的人交往。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担任洛阳北部尉。 |
及至中年,历官数郡,每居官,必以清廉自守,不贪财利。 | 到了中年,先后担任多个郡的官员,每次任职都以清廉自律,不贪图钱财。 |
然吾志在天下,岂可久处一隅?遂弃官归乡,聚兵讨贼。 | 然而我的志向是天下,怎能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于是辞官回乡,召集兵马讨伐叛贼。 |
今四海未定,百姓涂炭,吾虽有大志,然不敢自专,愿与诸君共图大业。 | 如今天下尚未安定,百姓受苦,我虽有大志,但不敢独断专行,愿与各位共同谋划大业。 |
吾年六十,身无长物,唯有一心,愿辅佐汉室,安邦定国。 | 我已六十岁,身无长物,只有一颗忠心,愿辅佐汉室,安定国家。 |
若后世有贤者,能继吾志,吾死亦无憾矣。 | 如果后代有贤能之人能够继承我的志向,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
三、结语
《述志令》虽篇幅不长,却字字铿锵有力,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和责任感。他不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也透露出对自身命运的坦然接受。这篇文章不仅是曹操个人志向的体现,也是研究三国历史和曹操思想的重要文献。
以上就是【述志令原文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