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歌词全文】《大悲咒》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咒语,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称为《大悲心陀罗尼》。此咒语在佛教修行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常被用于祈福、消灾、除障等用途。以下是对《大悲咒》歌词全文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大悲咒》共四十二句,每句由不同的梵文音译而成,虽无具体汉语意义,但其诵念被认为能净化心灵、积累功德、获得菩萨加持。咒语结构严谨,节奏感强,常用于早晚课诵或特殊法会中。
由于《大悲咒》为梵文音译,其原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歌词”,而是以音节为主的咒语。因此,我们在此列出的是《大悲咒》的完整梵文音译版本,并附上中文发音与简要说明。
二、大悲咒歌词全文(梵文音译+中文发音)
| 序号 | 梵文音译 | 中文发音 | 简要说明 |
| 1 | Om Mahādevī ārya Avalokiteśvara Mahābhūta | 唵 马哈德维 阿利雅 阿瓦洛基谛湿婆 马哈布达 | 向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礼敬 |
| 2 | Hrīḥ | 赫利 | 启动咒语 |
| 3 | Sarva Tathāgatānām | 萨尔瓦 达塔嘎达那姆 | 一切如来 |
| 4 | Mahākaruṇikāya | 马哈卡鲁尼卡亚 | 大悲心 |
| 5 | Bhagavate | 巴哈嘎瓦特 | 世尊 |
| 6 | Mahādevi | 马哈德维 | 大天女 |
| 7 | Śrīmahādevī | 施里马哈德维 | 大吉祥天女 |
| 8 | Hrīḥ | 赫利 | 再次启请 |
| 9 | Namo Bhagavate | 南摩 巴哈嘎瓦特 | 敬礼世尊 |
| 10 | Mahādevi | 马哈德维 | 大天女 |
| 11 | Śrīmahādevī | 施里马哈德维 | 大吉祥天女 |
| 12 | Hrīḥ | 赫利 | 启动 |
| 13 | Kṣānti | 克桑提 | 容忍 |
| 14 | Kṣānti | 克桑提 | 容忍 |
| 15 | Kṣānti | 克桑提 | 容忍 |
| 16 | Ārya | 阿里雅 | 吉祥 |
| 17 | Avalokiteśvara | 阿瓦洛基谛湿婆 | 观世音 |
| 18 | Mahābhūta | 马哈布达 | 大地 |
| 19 | Mahākaruṇikāya | 马哈卡鲁尼卡亚 | 大悲心 |
| 20 | Bhagavate | 巴哈嘎瓦特 | 世尊 |
| 21 | Mahādevi | 马哈德维 | 大天女 |
| 22 | Śrīmahādevī | 施里马哈德维 | 大吉祥天女 |
| 23 | Hrīḥ | 赫利 | 启动 |
| 24 | Namo Bhagavate | 南摩 巴哈嘎瓦特 | 敬礼世尊 |
| 25 | Mahādevi | 马哈德维 | 大天女 |
| 26 | Śrīmahādevī | 施里马哈德维 | 大吉祥天女 |
| 27 | Hrīḥ | 赫利 | 启动 |
| 28 | Aṅkura | 阿姆库拉 | 芽 |
| 29 | Aṅkura | 阿姆库拉 | 芽 |
| 30 | Aṅkura | 阿姆库拉 | 芽 |
| 31 | Sambhava | 桑巴瓦 | 生起 |
| 32 | Sambhava | 桑巴瓦 | 生起 |
| 33 | Sambhava | 桑巴瓦 | 生起 |
| 34 | Hṛdaya | 哈瑞达雅 | 心 |
| 35 | Hṛdaya | 哈瑞达雅 | 心 |
| 36 | Hṛdaya | 哈瑞达雅 | 心 |
| 37 | Dvādaśāṅga | 多达沙昂嘎 | 十二支 |
| 38 | Dvādaśāṅga | 多达沙昂嘎 | 十二支 |
| 39 | Dvādaśāṅga | 多达沙昂嘎 | 十二支 |
| 40 | Mālā | 马拉 | 珠串 |
| 41 | Mālā | 马拉 | 珠串 |
| 42 | Mālā | 马拉 | 珠串 |
三、结语
《大悲咒》作为佛教修行中的重要咒语,不仅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慈悲与智慧的追求。虽然其内容多为梵文音译,但诵念时的心境与虔诚程度往往决定了其效果。无论是为了个人修持还是为他人祈福,持诵《大悲咒》都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大悲咒》的基本结构与诵念方式。
以上就是【大悲咒歌词全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