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商鞅高考作文素材

2025-09-05 22:02:25

问题描述:

商鞅高考作文素材,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5 22:02:25

商鞅高考作文素材】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历史人物常常成为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其中,商鞅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其变法经历、政治思想和人生轨迹,为高考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下是对“商鞅”相关素材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一、商鞅简介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原名公孙鞅,后因功封于商地,故称“商鞅”。他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政治家和法家代表人物,辅佐秦孝公推行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奠定了日后统一六国的基础。他的变法措施包括废除井田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商鞅的主要事迹与思想

项目 内容
出身 战国时期卫国人,贵族之后,早年学刑名之术,游说魏国未果,后入秦
变法背景 秦国地处西陲,国力衰弱,急需改革以图强
变法内容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建立军功爵位制;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思想主张 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主张“重刑轻赏”、“以刑去刑”
个人结局 秦孝公死后,被旧贵族诬陷谋反,最终被车裂而死

三、商鞅的作文素材应用方向

1. 改革与创新

商鞅变法是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体现了打破旧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可用于“变革”、“创新”、“突破”等主题。

2. 法治与秩序

商鞅主张以法律治理国家,强调公平与效率,适合用于“法治”、“秩序”、“制度建设”等话题。

3. 理想与牺牲

商鞅虽为秦国强大立下汗马功劳,却最终被冤杀,体现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的困境。适用于“理想与现实”、“牺牲精神”等主题。

4. 个人与时代

商鞅的命运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可用于“历史与个人”、“时代与命运”等议论文写作。

四、经典语录与引用建议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强调改革应根据实际需要,不应拘泥于传统。

- “法者,国之权衡也。”——说明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工具。

-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表达变法应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为重。

五、参考范文片段(节选)

> 在历史的长河中,商鞅如同一颗耀眼的星辰,照亮了秦国崛起的道路。他不畏艰难,敢于打破旧规,用严酷的法律重塑国家秩序。虽然最终因权贵的排挤而惨遭不幸,但他的改革精神却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如古人所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真正的改革者,往往要在风雨中前行,以坚定的信念推动时代的进步。

六、总结

商鞅不仅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更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与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在变法过程中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个人命运的悲剧性,都为高考作文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素材。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素材,考生可以在写作中展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深入理解与独特思考。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标题 商鞅高考作文素材
人物身份 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
主要贡献 推行变法,使秦国强大,奠定统一基础
核心思想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改革、效率
历史评价 有争议,既有功于国家,也有悲剧色彩
作文适用主题 改革、法治、理想、牺牲、历史与个人
经典语录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者,国之权衡也”

如需进一步拓展某一主题或结合具体作文题目,可继续补充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商鞅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