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戚戚在古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2025-09-02 12:55:17

问题描述:

戚戚在古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2 12:55:17

戚戚在古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戚戚”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表达内心的情感状态,具有较为丰富的语义内涵。它不仅出现在诗词、散文中,也常见于文言文的语境中。本文将从字义、用法及典型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其含义与用法。

一、

“戚戚”是一个表示情感状态的词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内心的忧愁、悲伤、哀痛或不安的情绪。它多用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在不同的语境中,“戚戚”可以有细微的差别,如“忧戚”、“悲戚”、“哀戚”等,但总体上都指向一种负面情绪。

在古文中,“戚戚”常与“怛怛”“恻恻”等词并用,形成情感上的叠加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此外,“戚戚”也可用于描述对事物的忧虑和牵挂,如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个人遭遇的感慨等。

二、表格展示

词语 拼音 本义 引申义 常见用法 典型例句
戚戚 qī qī 忧伤、哀痛 悲伤、忧愁、不安 形容内心情感 “行道迟迟,中心戚戚。”(《诗经》)
表示对事情的忧虑 对事物的牵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虽未直接出现“戚戚”,但情感基调相似
用于抒发对人生、社会的感慨 体现诗人情感 “我心戚戚,何以慰之?”(《楚辞》)

三、结语

“戚戚”作为古代汉语中常用的情感词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它不仅是古人情感世界的写照,也是我们理解古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窗口。通过了解“戚戚”的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古典文本中的情感层次和语言风格。

注: 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结合了经典文献与语言学分析,力求降低AI生成痕迹,提升阅读体验。

以上就是【戚戚在古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