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浪在古时的别称和雅称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浪在古时的别称和雅称,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0 21:23:36

浪在古时的别称和雅称】“浪”在古代汉语中,不仅指水面上的波浪,也常被用来形容人行为放纵、不拘礼法。因此,“浪”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丰富的含义,其别称和雅称也多样而富有文化韵味。本文将对“浪”在古时的多种称呼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浪的常见别称与雅称

1. 波:泛指水面的波动,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

2. 澜:多用于描写大波浪,如“烟波浩渺,风起澜生”。

3. 涛:通常指大浪或海浪,如“潮涨潮落,浪涛汹涌”。

4. 漪:形容水面上的细小波纹,如“微风拂面,涟漪轻动”。

5. 湍:指水流急促之处,也可引申为激荡之意。

6. 漾:表示水波轻微摇动,如“湖光潋滟,水色微漾”。

7. 流:广义上可指水流,也可引申为流动、变化之态。

8. 风:有时用“风”代指浪,如“风起云涌,浪随风动”。

9. 狂:在某些语境中,可指浪的猛烈,如“狂风巨浪”。

10. 浮:指水面漂浮之物,也可引申为动荡不安的状态。

此外,在文学作品中,“浪”还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浪子”、“浪人”等,用以形容行为不羁之人。

二、浪的别称与雅称对照表

现代常用词 古代别称/雅称 含义说明
水面波动,常用于自然描写
大波浪,多用于诗文
大浪,常用于海景描写
微小波纹,多用于细腻描写
水流急促,亦可引申为激烈
水面轻微波动,形容柔和
水流,也可引申为流动状态
常用于比喻浪的动态
表示猛烈的浪
指漂浮之物,也可喻动荡

三、结语

“浪”在古时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通过不同的别称与雅称,古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性的思考。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古代汉语的表达,也为后人理解古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语言基础。了解这些别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品味古典诗词与文章的意境与美感。

以上就是【浪在古时的别称和雅称】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