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20230624091116】引发关注。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家于2023年6月24日发布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该规范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该技术规范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内容和关键指标,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范。
一、规范概述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是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而制定的技术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内容涵盖设计原则、工艺选择、设备配置、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核心
项目 | 内容概要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村庄、集镇等农村区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不包括工业废水及特殊性质污水。 |
设计原则 | 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环保高效的原则,注重生态友好和资源循环利用。 |
处理规模 | 根据村庄人口数量和用水量确定处理规模,建议采用分段处理或集中处理方式。 |
工艺选择 | 推荐采用生物处理、人工湿地、稳定塘等低能耗、易维护的工艺,优先考虑模块化设计。 |
水质标准 | 处理后出水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或根据当地环境要求调整。 |
运行管理 | 建立定期监测制度,配备专业运维人员,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
环境保护 | 强调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气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
三、关键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 技术要求 |
COD(化学需氧量) | ≤50 mg/L(一级B标准) |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 | ≤10 mg/L |
SS(悬浮物) | ≤20 mg/L |
NH3-N(氨氮) | ≤1.5 mg/L |
TP(总磷) | ≤0.5 mg/L |
TN(总氮) | ≤15 mg/L |
pH值 | 6.0~9.0 |
粪大肠菌群数 | ≤1000个/L |
四、实施建议
1. 因地制宜:根据村庄地形、人口密度、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2. 加强培训:对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运维能力。
3. 鼓励参与:引导村民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增强环保意识。
4.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扶持力度。
五、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更加标准化、系统化的阶段。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和规范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污水处理水平,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坚实保障。
以上就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20230624091116】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