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体育听课记录及点评】引发关注。在本次体育课程中,教师围绕“篮球基本运球技术”展开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合理、组织有序,学生参与度较高,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以下为本次听课的详细记录与点评。
一、听课记录总结
本次课程时间为45分钟,授课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共30人。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热身活动、运球技术讲解与练习、分组练习以及课堂小结。
项目 | 内容描述 |
授课时间 | 2025年4月5日 上午9:00-9:45 |
授课地点 | 学校操场篮球场 |
授课教师 | 张老师 |
授课班级 | 初中二年级(3)班 |
学生人数 | 30人 |
教学内容 | 篮球基本运球技术 |
教学目标 | 掌握正确的运球姿势和控球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篮球兴趣 |
教学方法 | 示范讲解 + 分组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 |
使用器材 | 篮球30个、标志桶若干、口哨、计时器 |
二、教学过程简述
1. 准备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运动,确保学生身体充分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
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详细介绍了运球的基本姿势、手部动作、身体重心控制等内容,强调了“低重心、手腕灵活、眼睛看前方”的要点。
3. 分组练习(20分钟)
学生分成5组,每组6人,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鼓励学生相互观察与学习。
4. 课堂小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学生运球时身体过于僵硬、节奏不稳等。
三、教学点评
优点:
- 教学目标明确:整节课围绕“掌握运球技术”展开,目标清晰,重点突出。
- 教学方法多样:结合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 课堂组织有序:分组练习合理,教师能够有效管理课堂,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 注重安全:课前有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了运动伤害的发生。
建议:
- 个别指导需加强: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存在动作不规范的问题,教师应给予更多针对性指导。
- 可增加趣味性环节:如加入运球接力比赛或小游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关注学生差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练习难度,帮助其逐步掌握技能。
四、总结
本次体育课教学内容充实,组织得当,学生参与热情高,教学效果良好。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掌控能力,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建议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与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