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们的房子】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房子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家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对家庭和社区的归属感。
3.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不同类型的房屋(如楼房、平房、小洋房等)
- 绘本《我的家》或相关绘本
- 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 幼儿收集的家中照片或与房子有关的小物品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5分钟)
教师出示几张不同风格的房子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这些房子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房子,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家的样子。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展示多种类型的房子图片,带领幼儿观察并讨论:
- 房子有哪些部分?(门、窗、屋顶、墙壁等)
- 房子有什么用处?(住人、保护我们、遮风挡雨)
- 你最喜欢哪种房子?为什么?
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幼儿建立对房子的基本认识。
3. 故事讲述(5分钟)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我的家》,讲述一个小朋友在自己的家里快乐成长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家的温暖和重要性。
4. 动手操作(15分钟)
分组进行“我爱我家”手工活动:
- 幼儿用纸盒、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我的房子”
- 鼓励幼儿在房子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装饰,如窗户、门、阳台等
- 完成后,幼儿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设计的房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房子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充满爱和温暖的家。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家里的房子,说说它们的特点。
四、活动延伸:
- 在区域角设置“我家小屋”主题墙,展示幼儿的作品
- 开展“找一找”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里寻找不同的“房子”形状
- 鼓励家长参与,拍摄孩子家中的照片,带回班级分享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房子”的概念,并激发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生活场景,让幼儿更深入地感受“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