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意思】在古诗词的世界中,语言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意境。其中,“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两句诗,便是情感表达中的经典之作。它们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虽短短八字,却道尽了离别之苦、思念之深。
“欲寄彩笺兼尺素”,字面意思是想要将心事写在彩色的信纸上,同时附上书信的尺素(即绢帛),寄托给远方的人。这里的“彩笺”和“尺素”都是古代用来书写信件的材料,象征着对对方的重视与深情。而“欲寄”二字,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渴望——虽然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更不知对方是否能够收到。
接下来的“山长水阔知何处”,则是对现实的感叹。山川绵延,江河广阔,距离遥远,让人不禁怀疑:即便寄出了信,对方又会在哪里呢?这不仅是地理上的阻隔,更是情感上的疏离。它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与所爱之人相见的深深遗憾,也反映了人生中常常面临的无奈与孤独。
这两句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不仅仅是描写景物,更是通过景物传达了内心的情感。山与水,是自然界的屏障,也是心灵深处的隔阂。而“知何处”则像是一个问句,既是疑问,也是叹息,仿佛在说:我愿倾尽所有去联系你,可你却身在何方?
在现代社会,通讯技术已经极大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但那种“欲寄无门”的感觉,依然存在于许多人心中。也许我们不再用“彩笺”和“尺素”来写信,但我们依旧会因为距离、误解或时间的错位,而感到无法真正传达自己的心意。
因此,“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不仅仅是一句古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要忘记那些需要用心去表达的感情;也让我们明白,有些话,不是不能说,而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