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middot及七月》原文)】《诗经·七月》是《诗经》中篇幅最长的一首诗,属于“国风”部分,内容以农事活动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先民一年四季的劳作与生活。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周代社会的风俗、节令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原文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是谓“大吉”。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其始也,如草木之生;其终也,若霜雪之落。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是谓“大吉”。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节奏,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家庭生活的温情。通过四季更替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全诗结构严谨,用词简练,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